搶救台灣考古遺址-八里十三行文化
定價 NT$810
漢聲雜誌第 34 期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頁數 | 112頁
規格 | 21.5 x 30 cm
裝訂 | 平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已售完
當商品重新有貨時通知我。
描述
法令不周、行政疏忽
今年八月三日各報紙頭版紛紛刊出「行政院長郝柏村率相關部會首長勘察十三行遺址」的消息,使搶救十三行遺址的新聞事件在連續四、五個月的追蹤報導後,達到了最高潮。
近一、二十年來,在台灣由北至南全面性的建設工程中,被機械怪手翻掘、毀壞的重要考古蹟址數不勝數。即使有專家在破壞歷程中奔走、呼籲並進行搶救,事件也悄然來去,並不能引起大眾多少關心和注意。這次搶救十三行遺址不是唯一的事件,也不會是最後一件。令人好奇的是:何以在進入九O年代後,一向冷門的考古遺址竟成為大眾關心的熱門話題?
十三行遺址事件的備受矚目,說明台灣社會轉變的重要跡象--在長期急功近利、經濟掛帥的建設發展後,人們開始清晰意識到文化的匱乏和需要。而在文化意識普遍抬頭之際,沒有什麼比「考古遺址」與「建設工程「間更能呈現出其矛盾性了。要選擇精神性的「歷史文化」、還是物質性的「繁榮建設」?兩者相互扞格時,如何明智的謀求解決?此乃台灣社會發展至今最重大的課題。
在整個十三行遺址事件中,從學者專家登高呼籲、大眾傳播競相報導、好奇群眾湧向考古現場、形成民間抗議團體、立法委員激烈質詢….直到郝院長親自到現場勘察,並於數日後達成遺墐局部保存等協議,其中突顯出來的問題核心,還在於「法令不周、行政疏忽」。長久來看,若不能堅強「法治」,僅依靠群眾一時的熱情和執政者的決斷,「人治」還是無法長期維護文化遺產的。
一九八二年,我國正式公布「文化資產保存法」,其中列置了保護古蹟法令,而考古遺址隸屬古蹟中的一項。其實,遺址自有特性,其指定、保存、維護和管理方式和一般古蹟不同;許多國家都為遺址專闢法令章節保護,並不與其他古蹟混為一談。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將遺止與其他古蹟合為一項的結果,造成的是觀念上的含混與長久的忽視。
台灣已發現的考古遺址上千,有重大歷史價值的也在百數以上。然而,在法律明文指定的兩百五十三個國家古蹟中,史前遺址只佔九個--十三行遺址並不在內。以如此模糊的法令條文及不重視的態度,就難怪自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以來,遺址遭工程破壞的事件仍是層出不窮、益演益烈。
法令不周已屬事實,從行政疏忽來看:政府決策和執行單位欠缺連屬,無法達成合理而有效的行政成果,再加上與學術單位的隔膜,才形成十三行遺址事件中的種種怪現象。諸如一九八五年省住都局為八里設污水廠進行環境影響評估,竟無考古專家列席。一九八七年行政院環保署舉行八里污水廠評估,應邀列席者獨缺文建會和內政部民政司,完全沒有考慮文化方面的因素。
因此,負責施工的省住都局事先不知八里有重要史前遺址,而考古學家也在田野工作時,才由地方居民口中以及施工機械怪手的來臨,驚悉考古現場即將毀於一旦….種種跡象,都說明了嚴重的行政疏忽。
誠如一則報紙社論標題警告:「別再把文化踩在腳底下」了。過去種種毀損遺址的事件猶可推說為欠缺理解,在邁入九O年代全民文化意識覺醒的關鍵時刻,我們必須因應時代變遷,全面檢討保護考古遺址的法治基礎!
為何要保護十三行遺址?
在十三行遺址最後一個階段的搶救中,教授率領學生、工人在遺址精華區進行考古發掘。不久之後,這片遺址大部份都要遭工程機械怪手翻擾、破壞了。縱使時間緊迫,考古活動仍必須一分土、一寸土的慢慢探掘,不能有半點心浮氣躁….他們日日由天明工作到天黑,到底能從考古地層中挖出什麼寶貴的東西出來呢?
清代台灣大歷史學家連橫在他的巨著『台灣通史』中,開卷即謂漢:「台灣固無史地,荷人啟之,鄭氏作之,清代營之。開物成務,以立我丕基,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。而舊志誤謬,文采不彰,其所記載,僅有清一朝。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,竟以島夷海寇視之。鳴呼….」
歷史代表了先民篳路藍縷的開創足跡。在台灣,至今可查考的文字史料。明以前的漢人文獻有關台灣的記載極少、且語焉不詳;較可靠的,還得從荷據時代的文獻算起。如此,台灣的歷史年代只能從荷據(日末)時期算起。以前,則要歸入「史前史」。這就難怪連橫要為台灣的歷史喟嘆了。
而台灣考古地層裡隱藏的寶貝,正是台灣的歷史證據,從台灣史前先住民的生活奮鬥史,一直到漢移民來此墾荒、開闢田園….地底一層層殘碎古物、遺骸的堆積,正可以彌補文字歷史的空白。如果連橫生活在今天,受過近代考古發掘訓練,說不定也正在十三行遺址,揮汗進行搶救考古吧!
在台灣眾多史前考古遺址中,不同遺址潛藏了各先住民族在不同年代留下的生活記錄,必須靠考古學家恆久的耐心發掘並研究,才能把台灣從史前史到歷史期的發展,作一完整的勾連。
在此,十三行遺址佔歷史環節一獨特而重要的地位。自一九五九年,石璋如至此進行第一次發掘,到一九八八年後,臧振華和劉益昌來此進行先後五次的發掘,種種證據顯示出:此地藏有台灣先住民與漢人接觸的最早證據。遺址斷代約距今一千八百至八百年前,以年代下限來看,也把文獻記載的漢移民記錄推進了于百年。據出土物證包括唐宋古錢及大陸瓷器等,說明十三行遺址先住民可能已與大陸東南漁民進行商品的貿易交換。這段台灣史前史秘密的揭露,彌補了台灣史中重要的空白。
此外,十三行遺址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出土了煉鐵作坊的遺址,說明了當時先住民已由石器時代邁入鐵器時代。當時的先住民--據推測可能為凱達格蘭人,如何能超越銅器鑄造經驗而進入鐵器製作,是由島外原鄉攜來的技術、抑或為漢人教做?這謎,還得考古學家繼續解析下去。
可惜的是,十三行遺址這個北部唯一完整的十三行文化遺址,在污水廠工程施工後,絕大部份就要消失了。
千年來,由世世代代先住民緩慢醞釀出來的考古地層,是歷史文化中「唯一的」、「不可再生的」珍貴資源,它遭受工程毀壞的損失是無可估量的!
尋找消失的凱達格蘭人
在台灣各地的史前考古遺址中,從來沒有像十三行遺址挖出如此大量屈肢葬的墓葬。將近二百具以上的骸骨包括了屈肢葬、直肢葬、複體葬、缺肢葬等。從具備豐厚陪葬品的墓葬中,可以推測他們的私有財富觀念、家庭社會結構、儀式行為等。而從多人複體葬和缺肢葬,也能推究出他們曾經經歷戰爭、天災或疫癘。
如果有魔術可以喚醒地底沈睡千年的骸骨,真想問一問:你是誰?你從哪裡來?你的後代到哪裡去了?
到目前為止,大部份的學者研判這些墓葬骸骨可能是凱達格蘭人--一個曾經活躍於北台灣,而後逐漸消失的民族。
凱達格蘭是平埔十族之一。台灣先住民種族多而複雜。清代曾依先住民漢化程度深淺而劃分為二--「生番」與「熟番」,平埔族即為熟番。也因為平埔各族接受漢化程度高,漸漸融入漢民族中而難分你我,自身文化也就煙沒不彰了。如今,若追問消失的凱達格蘭人的後代在哪裡?這份血統很可能默默流貫在我們周遭人的體內。
有關凱達格蘭人的文獻資料極度稀少,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曾因研究「清領以前的台北地方」而採集凱達格蘭資料。另外,根據凱達格蘭部族傳說,他們不堪妖怪「撒夏窩」作祟,建造巨木筏渡海來台灣定居….
運用先住民傳說、習俗、地理自然條件等,伊能嘉矩判斷凱達格蘭人祖先從台灣東北角登陸,先定居三貂角一帶,然後移民漸依不同路線,散布台灣北部。今天八里一帶,更屬當年凱達格蘭人的嗄嘮別社。
因為民族整個消失,而文字記載欠缺,十三行遺址出土大量的凱達格蘭遺物就格外引人猜測了。在本期『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』特刊的開始,我們運用出土遺物、採集參考資料、與專家們反覆商談以偵探偵測案情般高度的好奇與推證,製作了「八里十三行文化推測復原圖」。用圖畫和文字推測千年前凱達格蘭人生活的面貌。推測復原的圖文不代表歷史上絕對的真實,但它組合了直接、間接證據,向歷史空白大膽探測,相信必能吸引人們的好奇,對這段台灣的史前史產生更大的研究興趣。
在推測復原之後,「細說十三行遺址」把考古遺址自一九五七年初度發現至今的來龍去脈作了完整概述。另外,就這次搶救考古事件,我們採訪專家,從不同角度看污水廠工程與考古遺址衝突的癥結所在,是為「各說各話」。
在「十三行遺址大事記」之後,刊登了「搶救考古一日記」,這是我們動員十二位編輯在十三行遺址考古現場,由早至晚記錄考古隊一天辛勤的工作歷程。藉此,我們更能理解考古的實況和重要性。
最後,我們推出宋文薰的「由考古學看台灣史前史」,劉益昌談「台灣的搶救考古」以及臧振華談「從搶救十三行遺址到重尋歷史的歸屬感」。期望這期特刊能藉以上內容,喚起大眾對本土歷史的關心和參與!
目錄
十三行遺址相關報導 封面裡
序
法令不周、行政疏忽9
為何要保護十三行遺址?11
尋找消失的凱達格蘭人13
八里十三行文化推測復原圖14
.交易
.煉鐵
.製陶
.紡織
.生活
.食貝
.狩獵
.捕魚
.種稻
.墓葬
細說十三行遺址 文:瞿海良46
消失的凱達格蘭人 文:瞿海良48
解讀幾何印紋陶 文:黃湘玲51
探索十三行遺址先住民
文:杜欽57
從十七世紀荷蘭老地圖
尋找十三行聚落
文:顏素慧60
各說各話62
疑問?疑問?
八里污水處理廠的不當之處
文: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.駱尚廉63
略談八里污水處理廠
文:省住都局環工處處長.陳炯榮63
十三行遺址搶救發掘答客問 文:臧振華67
十三行遺址大事記71搶救考古一日記
文:廖雪芳.顏素慧.黃湘玲.胡惠禎75
考古學與田野發掘76
台灣重要史前遺址表87
從搶救十三行遺址到重尋歷史的歸屬感
文:奚淞90
劉益昌談台灣的搶救考古 文:黃湘玲90
由考古學看台灣史前史 文:宋文薰1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