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旅遊專集(二)

定價 NT$495

漢聲雜誌第 6 期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頁數 | 120頁
規格 | 21.5 x 28 cm
裝訂 | 平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
已售完

當商品重新有貨時通知我。

貨號: MAG006 分類: ,

描述

中華民族開始便發展在一塊廣大而又複雜的土地上。它有多條曲折而淵遠流長的大水系,也有錯綜綿延的高大山脈。為了生存的需要,先民四處遷徙、移動,終於走出一片可供後代子孫生活、遊憩,宛如秋海棠葉的中國疆域。
今天回顧中國人在漫長時空中留下的足跡,實足以壯闊我們的心胸與視野。漢聲雜誌繼國民旅遊專集第一集的自然之旅後,這集便嘗試從歷史和人文的角度,重頭來欣賞我們的山河大地。
談到臺灣的歷史性旅遊,當追溯到兩百八十年前的一位大冒險家--郁永河。清康熙年間,他由廈門渡海來臺,為探察臺灣的硫礦,披榛歷莽,由南至北,足足旅行了半年之久。回返大陸之後,把他對臺灣的山川形勢、物產氣候、人民風俗的觀察,寫成了動人的【裨海紀遊】一書,成為臺灣早期開發史上最珍貴的文獻。漢聲雜誌為了國民旅遊專集,決定按裨海紀遊的記載,重走郁永河當年所走過的路,前後兩百八十年間,臺灣已由中國九州之外的一個未知世界,變成今日中國東南海隅最可珍貴的一塊美麗土地,在遊覽並記錄本島滄海桑田的變化之餘,對郁永河這樣一位早年的開發英雄,不由產生莫大的敬意。
在這專集裡,我們也特地敦請林衡道教授為我們撰文分析了臺灣各地的地名淵源。令人驚奇的是,一個看似平凡的地名,背後卻隱藏了多少有趣的歷史和故事。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後,當我們旅遊到一個地點所接觸的地名,往往都不再是一個單純、平凡的符號,而是當地歷史發展的見證了。
旅遊是一種和移動和探觸的過程,和交通工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。近代由於交通工具的神速進步,使旅遊更加蓬勃發展起來。我們攤閂多年收集、近百年來本島交通工具演變的照片,要看一看一個以牛車和轎子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安閒農業社會,如何步入飛機和高速公路的現代化社會,這誠然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,影響我們生活和觀念變化的莫大奇蹟。
現代人旅遊但求交通工具快速,恨不得能插翅飛往明星式的觀光勝地去,然而在觀光區的庸俗化,以及人潮的擁擠下,這種以觀光點為主的旅遊已失去了旅遊應有的色、香、味了。我們因此考慮到,旅遊應由點的旅遊擴充到線的旅遊,甚至拉大成為面的旅遊,才能疏散今日洶湧的遊客並達到良好的旅遊效果。
事實上,這不是一個新發現,而是在我們國民生活傳統裡早已有的經驗。我們知道,由於昔日交通不便,人們抵達一個陌生鄉鎮,往往需要耽擱不少時日,也很少有旅舍可投宿,旅客必須一再入境向俗,和當地居民打成一片、瞭解當地情形,才能落腳投宿。對急性子的旅客來說,這固然不方便,然而卻也使異地的人們能有知識和情感上的充份交流。這可說是瞭解層面相當廣的「面的旅遊」了。
交通工具的改變是逐步進行的,旅遊者在早年的交通工具中,往往可以有適合人眼觀賞的速度,去從容流覽沿途風光,這樣的旅遊,可稱得上是「線的旅遊」。
曾幾何時,大家已進入神速起落的飛行機器裡,或坐進風馳電掣、密不透風的車裡,只為抵達觀光點,去湊一時的熱鬧呢?交通工具的進步固然是人類近代文明上的重要貢獻,但也往往使旅遊成為急功近利而經常一無所獲的「點的旅遊」了。
我們製作「鐵路支線之旅」的本意,也即是希望旅遊者,能迴避開熙攘喧囂,令人目為之盲的交通路線,換一種心情,去乘坐支線上、緩緩行駛的舊式火車,以瞭解沿途風景線的美點。更何況,中國人所鍾愛的大地山川,是和勤勞生息之上的人民密不可分的。有的這樣鑑賞風景線的情感,自然會進一步與當地人民接觸、產生更深入於生活旅遊的興趣。
除了旅遊和空間的關聯性以外,旅遊和時間也是不可分的。有些人認為,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國人的生活當中,是無所謂旅遊的。然而事實上證明。尊重天時與土地生產的中國人,雖不喜愛純玩樂式的旅遊,卻有賦予多重人生意義的旅遊存在。諸如清明掃墓踏青、端午龍舟賽、中秋由各地迢迢返家的閤家團圓、重九的登高….更加上在各種宗教祀典活動中,人們為祈家國平安而上山、進香、參加團體性的慶祝,無一不是具有強健國民體魄,更新國民精神的良好國民旅遊活動。我們為使大家能進一步體會這潛藏於國民生活中、屬於節氣的旅遊的意義和重要性,特地採訪了臺北市慈安宮往南鯤鯓代天府進香的進香團,也參加了達邦曹旅的豐年祭。兩者都給予我們很大的感動,也體驗到人民的習俗活動,實在是我們鮮活的文化寶庫,值得大家投以更深關注。
這一期國民旅遊,不只藉旅遊回顧了先民篳路藍縷的足跡,也著眼於現代旅遊正確觀念的開發。我們一方面整理出各種出門遊玩的必備常識和方法,一方面也有鑑於今天觀光業蔚然成風,由於遊客缺乏知識,在我們國土上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都已十分嚴重。我們在採訪中很高興地認識了服務於觀光局的年輕人路喜煌,他正著手於「遊客解說服務」的實施。所謂遊客解說服務,是在各名勝區,利用解說牌、解說人員、照片或幻燈片放映,教給遊客以各種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知識,希望遊客能從瞭解中產生關心和愛護之心,相信這是最正面、也最積極的提高國民旅遊知識和防止污染與破壞的方法了。
我們在虍並呼籲觀光局能進一步領導全省各地,能就各鄉鎮單位自動自發地做好遊客解說服務,那麼,無論我們國民旅遊到何處,都等於有一位最佳的嚮導做伴,使旅遊不致徙然流於勞民傷財、製造污染,而能充分從旅遊中達到增廣見聞的益處。
關於河流及墾丁公園藥用植物則是上一期自然之旅的延續。一時要探討盡本島自然與人文的多變、繁盛和美麗是不可能的。在未來的漢聲中,我們將繼續延伸這主題,在專欄中逐步深掘,展現在你的面前。
一年多來,我們致力於籌劃,完成國民旅遊專集。我們在山川中尋幽探勝,與人民談產業收成,在歷史典籍中翻閱先人開發史蹟。深深感覺到土地是我們自己美好的土地,人民是我們自己強健的人民,何其幸運的,又有五千年悠長的文化輝照著這一切。在這兒,漢聲雜誌藉著國民旅遊向每一位站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的人致意,願你紮穩腳步,開闊視野,為未來中國的遠景,注入青春而新鮮的血液。

目錄

序4
歷史之旅10
重尋郁永河的足跡
看二百八十年前臺南到臺北的陸路旅行 文:蔣勳10
台灣的老地名 文:林衡道26
百年來臺灣交通工具的演變30
由先民足跡談中國旅遊 文:辛意雲80
鐵路支線之旅37
溫馨小火車
阿里山森林鐵路 黃永松口述.黃盛璘撰文38
甜密小火車
嘉南平原上的糖業鐵路 文:鬱金48
四時遨遊56
達邦的豐年祭
古老的祭壇升起了輕煙 文:奚松58
我參加了台北慈安宮進香團
阿公阿婆的朝聖進香之旅 文:丘延亮72
現代旅遊問題86
訪路喜煌談遊客解說服務 文:江聲86
遊客的惡作劇93
如何跨出第一步 本刊資料室96
我們的河流98
走!到北勢溪去 文:莊展鵬100
秀姑巒溪放舟 董敏口述.葉影農撰文108
橫切花東山脈 東流的秀姑巒溪109
墾丁公園藥用植物之旅 文:馬以工1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