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住台灣 全集
定價 NT$3,240
漢聲雜誌第 73-76 期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頁數 |
規格 | 16.5 x 32 cm
裝訂 | 平裝 + 書盒
語言 | 中文-繁體
已售完
當商品重新有貨時通知我。
描述
先睹為快的圖庫
在近二、三十年社會標榜經濟發展,不斷飛快「除舊、更新」之下,台灣成了「歷史記憶」和「文化氣質」的屠殺場。僅僅經歷一代人的狂熱建設,台灣已經改頭換面,變得大多數人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。
圖庫集
這冊「圖庫」隸屬『長住台灣--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』專集四部之一,本為圖像檔案資料集結。當我們著手彙編如雪片般、上千張相關於地區景物、居民、生活習俗等相片時,不禁心生感慨:這些照片中記錄的台灣面貌,很可能都將在時潮沖激下走向變形、消失,也許並不需要多少時間,它們就將成為僅僅留存在紙頁上的「歷史記憶」了!
思及此,令我們悚然而驚,於是把這冊「圖庫」向前推,成為『長住台灣』專集四部曲中「先睹為快」的第一部。期望讀者在翻閱它時,有如展開珍貴的家族舊相片簿,能從中端詳、辨識先祖以至我輩辛苦走來的道路;縱使台灣的「常民、常情、常景」並不優美,但再醜的也都是骨肉至親,我們能忍心讓這一切在不經意間被鏟除、灰飛煙滅麼?
四百年來第一書「圖庫」按參與社會發展專業學者所挑出的三十一個台灣聚落收集相片。全書分為「歷史、空間、居民、生活、參與」五大段落。首先是「歷史」,展現現今已不存在的地方建築及風俗人物舊照片。以下部份,則為社區聚落的現存概況:「空間」包容了地方風土建築;「居民」展現社區民眾容顏;「生活」包括習俗和文化狀態;「參與」則屬於各團體進行「聚落保存及社區發展」研討及規畫等活動的記錄--他們的工作,代表了地方社區積極參與良質發展的希望。
所有的照片,無一張為了審美目的而刊登,全部是為了「忠實記錄」。在台灣四石年的發展史中,如此全面而廣闊的圖相集結,堪稱「四百年來第一書」,是台灣發展史上最真實明亮的一面鏡子,讓我們鑑往、知來!
積極參與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千張圖片得來不易。其中部份來自漢聲二十多年田野調查的圖像資料;還有我們因本專集製作,派遣編輯分組往全省及離島各社區拍攝來的作品。特別要感謝一些多年來推動「聚落保存及社區發展」的工作單位,他們提供了在地方從事研究、規畫而拍攝的珍貴相片,同時也熱忱的帶領漢聲編輯到各個偏遠社區,拍許許多有專業觀察水準的相片。令我們深深感動的,是各地民眾及民間單位的熱情反應,為了參與這份歷史記錄,他們翻找並提供了不少重要的相片。此外,還有一些長期默默從事鄉土記錄的報導攝影家們,一聽說漢聲在「廣徵相片」,二話不說,就揹負珍藏各類相片的大包包,走進漢聲,把多年心血攤開,任我們挑選。這分共同為「保存鄉土記憶」而生的熱忱與行動,使我們益發感受到這分「長住台灣」圖庫的珍貴與重要!在此,並向他們深致謝意!
我們相信?一起有共同歷大記憶及傳統文化氣質的地方,才是人們可以長住久安的所在。這樣的地方,人們不只是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式的活在當下,同時也能夠回顧過往、展望未來、、
當你翻開這本「長住台灣」圖庫,點點滴滴記憶都將匯成歷史記憶之流,觸動你的心弦。同時,也共同好好一處想一想:我們是否該珍惜,並立即著手參與保存台灣各地殘存的一切文化資源。
序 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
圖庫2
台灣聚落保存案例分布圖4
歷史篇9
空間篇49
居民篇109
生活篇141
參與篇181
論法集
搬家、搬家,為什要搬家?
美國移民、加拿大移民、澳洲移民、紐西蘭移民….為什麼要移民?
為什麼要離開這片土地?是因為--污染、擁擠、暴力、貪婪,是因為想逃避這亂世、這惡土嗎?
我們三百年前的福爾摩沙--美麗之島哪裡去了?
值此即將邁入廿一世紀門檻,台灣歷經政治解嚴、政黨多元化以及熾熱的民主選舉之際,我們要如何才能擁有好的政府、好的民眾,一起來改善急速惡質化的環境,並使台灣成為長久安的好地方?
人人都應該擁有最基本「住的權利」,過去幾十年來,許多人成為政權、金權宰治的無辜受害者;他們默默忍受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雙重破壞與殘害,甚至在惡性的房地產炒作下,連一間得以棲身的「殼」也無從獲得。
由政府及專家「從上而下」規畫統理的時代已經落伍;此刻,正是由地方人民、社區主導,「由下而上」推動家園重建,而期望政府與專家給予適切協助的重要時刻。再不做,就來不及了。
再回頭仔細審視我們的台灣,它絕不是一隻面目混沌的「蕃薯」,而是布滿先民篳路藍鏤、血汗開發歷史記憶的地圖。地圖上每一則微細的鄉鎮地名註記,都含藏了人文及地方特色。無數記憶和無數特色,組成極度豐富而細賦的地圖肌里。這樣的「蕃薯」,叫它「菜瓜布蕃薯」也不為過。你能忍心看這些美麗的鄉鎮社區紋理,在貪婪、快速的經濟開發下,被鏟除得面目全非嗎?
幸運的是,自六O年代以降,持續有關懷本土文化環境的學者專家,默默的進行歷史古蹟保存、觀念啟發的工作。七O年代後期,更有新一代專家開始嘗試推動新觀念的社區規畫,他們致力於帶動民眾參與,從關愛自己「眼所能見、身所能及」的社區環境做起。點點星星火花,不絕如縷,持續與趨向惡質化的台灣環境抗爭不息。至於九O年代的今天,「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」觀念及規實,已成為我們賴以重建家園、長住台灣的明確指標。
「不搬家、不移民、不逃避!」懷抱著對台灣的熱愛,我們在這段最艱困的關鍵時刻,拼足全力以整合多年來學者專家推動、民眾參與所達成的一些成果,並試圖為台灣未來的「聚落保存及社區發展」勾勒一幅完整的藍圖。這就是漢聲推出「長住台灣」特刊的最大理由了。
「長住台灣」特刊分四大冊:第一冊是「圖庫」集。圖庫匯集台灣三十一個社區案例的相片資料,內容分為歷史篇、空間篇、居民篇、活動篇、參與篇。這份圖錄,包容無數我們身旁最熟悉、最親近,卻往往忽略不顧的景象,千百張照片合起來,成為台灣人共同的,歷史記憶。
第二冊為探討觀念及法令的「論法」集。在這裡,我們共有五篇論文,從探討「什麼是社區」開始,進入世界性社區環境保存的先導思潮,最後落實到如何引導民眾參與規劃我們自身的社區環境並付諸實施。至於「法」的部份,對目前現行「文化資產保護法」不合時宜部份,學者與相關人士已研討出「民間版」,提供政府改善的方案。
第三冊包括社區保存案例及推動保存的規畫所,是為「案例」集。其中,我們集結了台灣進行社區保存的三十一個重要案例,按時代及進入規畫先後期狀態,分為四個階段介紹。為具備世界眼光,我們也製作了「國外」--歐洲、美洲及亞洲各國社區保存案例,供讀者參究。然後,我們必須一一舉出相關的工作單位,這些單位和工作者,正是多年來默默推動生活環境改善的幕後英雄!
第四冊,我們特別要帶你拜訪義大利波河南方的歷史古城--波隆尼亞。它是「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」的經典作品。早在二十多年前,羅馬建築師柴飛拉提即來此進行古城歷史核心區的保存。他提出「反發展」觀念,並著手於「把人和建築一起保存」長期艱辛的工作。如今,波隆尼成功的歷史保存不只成為義大利光榮的標誌、也吸引全世界人的眼光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;經由它,我們回顧自身--如何共同參與家園重建、長住台灣!
圖序 p.2
論述篇
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─專訪台大建城所夏鑄九、劉可強教授
採訪:吳美雲 整理:吳美雲.廖雪芳 p.25
什麼是聚落保存?/文:夏鑄九.顏亮一.林鍪 p.47
為何保存?為誰保存?─古蹟保存意義的建構與重構
文:夏鑄九 p.57
動員記憶、創造城市
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題綱/文:陳志梧 p.63
怎麼設計?如何參與?/文:劉可強 p.77
法令篇
文化資產保存法「民間版」修正草案 p.81
案所集
進入這本包括國內外社區保存案例及規畫所介紹的「案所」集,我們將探討:如何對抗急速變化的生活環境,重建台灣的共同歷史記憶及文化氣質;簡而言之,就是找出我們能「長住台灣」的方法和途徑!
在本集裡,我們共挑出三十一個「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」的國內案例。依進入規畫的間時先後及狀況的不同,分為四個階段。這些案例讓我們認識台灣各地環境的變遷,專家、政府與社區規畫及實施的狀態,提供了一個全面性的視野。
其中我們可以看到:六O年代保護古蹟的先驅人物如林衡道,如何率領子弟,一步步踏尋先民篳路藍縷的開發歷史,並諄諄為台灣的歷史請命。七O年代創刊的漢聲雜誌,也受到先輩的感召,以「銜接傳統與現代」為出版職志,曾經製作「古蹟之旅」,並踏出「尋找台北古城」的全民活動,試圖喚起大眾關懷鄉土的熱情和理想。七O年代中期以後,在台灣歷史古蹟遭受種種不合理破壞之際,幸有一群受歐美思潮教育的年輕學者回國,加入保護古蹟的戰場,使少數古蹟得到較合理的保存。然而,保護的腳步總是抵不過經濟掛帥、利慾薰心的快速開發。就歷史文化發展的情況來看,台灣真可謂是最殘酷的屠殺場,可以在短短三十年內,把台灣宰割成一處文化廢墟….
八O年代以後,舊式「使時空停止」的古蹟保存法已不足以維護台灣急速惡化的生活環境,更重要的課題在於:喚醒民眾的參與,共同為改善社區生活而努力。這方面,台大建城所及中原建築系師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到了八O年代末期,由於房地產惡性炒作,民眾發起「無殼蝸牛」街頭抗爭。至此,多年來投身社區改善的學者專家們做了一次大結合,成立「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」(OURS),試圖更積極協助並喚起民眾,推動台灣的「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」,這是「重建家園、長住台灣」行動中,最可善的文化現象。在這本「案所」集中,我們全面展現出國內各階段的三十一個社區案例,也集結了國外歐、美、亞三洲各國的社區保存實例,其中有成功、也有失敗,凡此種種,都讓我們一覽在目,做為衡量得失、前進的指標。最後,我們當然一一介紹國內致力於此的各國規畫所。經由他們的協助,我們將繼續為「長住台灣」作無休止的努力!
出版序 p.2
圖序一.向孩子學習社區規畫/文:奚淞 p.4
圖序二.做自己的主人,為慶城社區鼓掌/文:王玉萍 p.14
案例篇
國內聚落保存案例 p.24
國內聚落案例一覽表 p.25
第一階段案例 p.32
.淡水老街.土林新街.大龍峒.饒河街.深坑街.大溪老街.頭城和平街.安平老鎮
特寫 台灣古蹟保存-開風氣之先 p.48
第二階段案例 p.52
.詔安社區.鹿港古市街.屏東霧台村
特寫 台灣最後一條古蹟街/文:漢寶德 p.62
第三階段案例 p.68
.九份.卯擙.長潭里漁村.淡水河岸.芝山岩.迪化街.三峽老街.好茶舊社.澎湖二崁.馬公中央里
特寫 為現代都市人點燃一盞微弱的明燈─談舊好茶重建
文:塔伊里.卡霧斯盎 p.110
特寫 側記二崁社區在保存計畫─推動過程中走過的歲月
文:吳瓊芬 p.120
特寫 這是我的家/文:王玉萍 p.130
第四階段案例 p.134
.慶城社區.湖口老街.北埔.大社村.大茅埔.新港.安平延平街.美濃.蘭嶼朗島.蘭嶼野銀
特寫 聚落保存之我見/文:賴志彰 p.146
世界聚落保存案例 p.166
.義大利波隆尼亞.德國艾特玲根鎮.迗國紐約小義大利區.美國舊金山唐人街.日本聚落保存一覽表.南韓安東郡洽回.新加坡中國城
特寫 日本町並保存的先驅-妻籠宿的歷程/整理:張慕璇 p.188
單位系所篇
學校系所 p.202
台大建城所.淡大建研所.華梵建築系.中原建研所.成大建築系.逢甲建築系202
民間團體 p.214
漢光建築事務所.樂山基金會.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.淡水社區工作室.古風古蹟協會
特寫 訪樂山文教基金會丘如華談聚落保存/文:奚淞 p.222
特寫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p.228
特寫 專家+民眾=社區改革,一起攜手參與/文:奚淞 p.230
政府單位─行政院文建會.內政部民政局.省住都局 p. 244
附錄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工作經驗/文:王鴻楷 p.250
波隆尼亞
一個城市具有悠久歷史並不稀奇,稀奇處在於:它既非標榜古蹟的觀光區,又非貧窮落後到不容更新改建的地區,卻能成功的在都市核心區把居民和古老建築一起保存,使現代波隆尼亞人能生活在一個充滿歷史氣息、因文化背景而顯得溫柔敦厚的城市中。
義大利波隆尼亞二十年來進行的歷史核心區保存工作,已成為世界建築學者矚目的經典案例。漢聲編輯數度前往探訪。經過採訪,我們明白這一段為保存都市共同記憶而戰的精采奮鬥史,其核心人物首推羅馬名建築師柴飛拉提,他於一九六四年應聘赴波隆尼亞,擔任歷史核心區修復工作的總策畫師。經過慎密的數年計畫後,於一九七O年開始修復工作。令人驚奇的是:他不只作古屋調查,更深入研究當地居民生活。以適合當地的「類型學」,也就是把波隆尼亞歷史核心區的房子分為類型A、B、C、D來進行保存與修復。修復工程進行之初,他的重點不放在宏偉的公眾建築上,而是在貧民區推動「古屋新住」的種種構想和實施,使當地居民仍住於當地。在整段古城的修復過程中,他反覆對民眾進行歷史教育,並不厭其煩的與當地居民進行商議和溝通……二十多年過去,如今,波隆尼亞因成功的歷史保存而名聞世,柴飛拉提實居首功。
柴飛拉提的波隆尼亞案例已經成為專業界的典範,對全世界的都市計畫都造成極大影響。在二十年前他提出的工作理念中,特別是「反發展」觀念,對一昧追求成長、發展,如今已蒙成長、發展之苦的台灣,尤有高度的啟發性,是我們應寄以深切關注的。
本書是由漢聲編輯親赴波隆尼亞採訪、拍照,並邀請總規劃師柴飛拉提、法蘭契斯哥班達利,以及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,分別就「民眾參與與古蹟保存」、「波隆尼亞古蹟保存計畫」等主題發表專論。最後更由漢聲總策劃黃永松以手指為喻,來一場有趣又深入的類型學紙上導覽!
圖序
反發展與歷史保存 p.2
從義大利波隆尼亞到台灣的聚落保存─訪台大建城所教授夏鑄九
採訪整理:廖雪芳 p.11
歷史保存
義大利波隆尼亞的經驗/文:夏鑄九 p.41
- 一九七O年代波隆尼亞都市保存計畫形成之脈絡
- 波隆尼亞的都市計畫
- 波隆尼亞保存計畫執行之政治過程
- 結論以民眾參與作古蹟保存/文:柴飛拉提 p.74
- 城市是集體記憶的一部份
- 古蹟保存的集體參與
- 對投機者的鬥爭
- 古蹟保存作為公共的目標
- 參與設計
- 風格的爭議
- 建築類型學的議題
- 邁向一個新的都市社區波隆尼亞經驗─一個共產城市的計畫和歷史保存/文:法蘭契斯哥.班達利
- 波隆尼亞經驗的三個面向
- 戰後波隆尼亞的規畫
- 波隆尼亞的地方分權和民眾參與
- 歷史核心區的保存計畫
- 計畫方法論的概念
- 保存計畫
- 干預的方法論
- 歷史核心區住宅計畫的概念和方法
- 建築類型
- 政治和立法方面
- 契約
- 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類型學之旅─看類型學ABCD四種的建築,先來做五指街之旅
導覽:黃永松 p.137 - 小指街之旅
- 無名指街之旅?木頭保存
- 中指街之旅?訪柴飛拉提
- 食指街之旅?訪諾切里家
- 姆指街之旅
- 掌心之旅?再看看大廣場?海神像的修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