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梭人的阿注婚

定價 NT$540

漢聲雜誌第 29 期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頁數 | 98頁
規格 | 21.5 x 30 cm
裝訂 | 平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
已售完

當商品重新有貨時通知我。

貨號: MAG029 分類: ,

描述

在這一期,首先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雲南永寧獅子山下瀘沽湖的秀麗風光。在這宛如世外桃源的山水中住著少數民族摩梭人。由於地處偏僻,摩梭人保存了古樸淳厚的風俗。本期專輯『摩梭人的阿注婚』便為你展開了他獨特的婚俗。
「阿注」是「朋友」的意思,阿注婚其實並無一般男娶女嫁的意思,甚至連婚約的束縛也沒有。只要男女相悅愛,則可互稱阿注。男阿注夜晚赴女阿注家中住宿,天明離去。男女阿注可隨時更換伴侶,生育子女則歸女方撫養。在阿注婚的傳統下,形成以母系為中心的社會,也是人類文明初期母系社會的活化石。
專輯以外,本期和上期一樣,包括了民間技藝、節令、拓荒者的足跡、舊京三百六十行、台灣古蹟檔案、民間童話、影像剪貼和老廣告剪貼等專欄系列。
本期拓荒者的足跡專欄,我們介紹「來自民間、回到民間」的沈從文。這位自二十二歲開始發表小說,以「邊城」、「長河」等作品膾炙人口的名作家,在他生涯的後四十年,卻成為歷經顛沛困厄亦不改其志的歷史文物學者。文革期間,他以高齡下放農村看守菜園,猶堅持他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,使這本當時被批判為「黑書」的研究材料,在文革後得以成形、出版。值此沈從文逝世三週年之際,我們推出紀念文以及沈從文的舊作,使我們越發相信沈從文臨終前不久留下的話語:「如果大多數中國人都能為中國凝聚出點滴結晶,而非口頭空談,中國文化是不可限量的。」
這期舊京三百六十行介紹北京槓伕。郭立誠藉此為我們說明中國人以「三百六十行」作為整體行業總名的淵源始末,以瞭解傳統社會的精密分工實況。
至於本期台灣古蹟檔案,繼上期台北建城年代考之後,我們刊載迪化街的老建築。作為台灣北部現存最古老的一條商店街,大稻埕迪化街擁有自清末、日據以至近代的各類商店建築,若懂得各時期的基本建築式樣,走進迪化街宛如進入時光隧道,可以辨識大稻埕近百年來,在台灣與世界貿易上居領導地位的輝煌歷史。
在新專欄的開發上,本期則有古代狩獵技術、老電影剪貼和民間美術。「雞媒」這個詞,對於現代人十分陌生。四川彝族人以家飼雄雞誘捕野雞,卻印證了唐詩中「野雉見媒驚」的古老狩獵技術。
老電影可以當作研究近代大眾風俗的新史料看。本期介紹默片「春蠶」,從中可以看出民間養蠶情形以及中國農村經濟的蛻變。
至於民間美術,則是傳統中國民間文化中最多采多姿的部份,本期由張道一提供「蛇盤兔」圖案研究。在民間,蛇盤免是吉兆,表示豐年和美滿婚姻。探討民俗藝術所發生的背景,是非常有趣的。
本期「摩梭人的阿注婚」和「老屋開口說話了」兩段主文之後,附有多類的圖錄。由於百年來攝影術的長足發展,圖像已淩越文字,有了獨立的記錄功能。在此我們整理與主題相關的圖像,歸類成獨立的圖錄,以方便你運用、歸檔。當你遇上相關的重要圖像,不妨也剪貼上去,如此日積月累,不虞散失的圖像將匯聚成豐富、多樣而一目瞭然的傳統民間文化圖錄百科。
摩梭人的阿注婚
雲南少數民族摩梭人至今還保存阿注婚習俗。所謂阿注婚是指沒有婚約繫絆、男女共宿卻各自生活的習俗。當地成年男子經常於夜間往相好的女子家住宿,天明即離去。他們可以自由更換伴侶,相好的男女互稱「阿注」,生下子女則歸女方撫養。
人類在文明初期多半經過只知有母、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階段。在今天,當絕大多數人已習慣圍繞父系社會制度而發展出的文化價值時,觀察摩梭人的阿注婚就顯得分外獨特,並值得人們反思了。
在中國近七千萬人,包括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,摩梭人只是被畫定於隸屬「納西族」中的一個族群,人口約三萬人。「摩梭」是外地居民對他們的稱呼,古來有「摩沙」、「摩些」、「摩些」等不同音譯。他們自己則稱「納日」。
今天,居住在瀘沽湖一帶的摩梭人依然流行阿注婚,但已不佔主導地位,一夫一妻的父系家庭正逐步出現。在當地傳統觀念的演變下,即使有法定婚姻配偶者,也可能同時擁有「阿注」。
本期『摩梭人的阿注婚』專輯,我們特別邀請對少數民族研究三、四十年的王承權撰文剖析。此外有報導文學家李世義和建築學者周峰提供生動的資料,供我們深入瞭解摩梭人的婚俗和文化。

目錄

摩梭人的阿注婚序1
永寧摩梭人的阿注婚 文:王承權5
摩梭人的社會等級 司沛.責卡.俄 文:王承權5
摩梭人的母系家庭 文:王承權24
摩梭人的火塘 文:周峰27
摩梭人的木羅子 文:王承權31
摩梭人的信仰和祭禮 文:王承權32
獅子山上的干木女神 文:王承權34
在母系大家庭作客 文:李世義35
李霖燦的瀘沽湖的回憶 文:廖雪芳40
永寧摩梭人圖錄42
中國結(一)
鈕扣結的打法 文:姚孟嘉.陳秀美47
藥王祭俗 文:李露露51
雞媒 文:宋兆麟55
蛇盤兔 剪紙談源 文:張道一61
黃河沿岸的特殊育嬰袋
嬰兒沙土布袋
文:長弓.培強65
不必惋惜.唯有敬仰
沈從文紀念專輯67
濕濕的想念
寫給爺爺 文:沈紅71
相信時間.聽任歷史
寫在沈從文先生三週年忌日 文:故戟71
給大哥的兩封信 文:沈從文71
塔戶剪紙 文:沈從文81
老屋開口說話了
迪化街四期老店建築的故事(上) 文:奚淞83
另一類顏色 文:張照堂89
春蠶 文:陳輝揚91
槓伕瘸三兒 文:陳建功93
談談三百六十行 文:郭立誠94
獵人海力布(蒙古族)95
八十年前的老廣告 封底裡
童謠 牛角山 封底裡
戲齣人畫廣 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