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國寶專集(1)-我們的古物

定價 NT$495

漢聲雜誌第 8 期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頁數 | 108頁
規格 | 21.5 x 28 cm
裝訂 | 平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
已售完

當商品重新有貨時通知我。

貨號: MAG008 分類: ,

描述

漢聲自英文版開始,十年來的工作中,經常涉及古物、古蹟及民俗藝術的探穹和採訪。最引以為憂的,便是這些文化資產的凋零和喪失了。在中國近代的動盪和新舊交接中,古物毀喪的例子舉不勝舉。譬如說,當我們在一九七二年的英文版做唐朝「昭陵六駿」石刻研究時,從資料瞭解到這中國浮雕藝術最偉大的傑作之一、也是當年唐太宗親眼目睹完成的作品,竟在民國初年被上海的古董商蘆芹齋不擇手段的,將其中的「颯露紫」、「拳毛騧」敲裂成數片,偷偷轉賣國外。這見證著大唐文明光輝的神勇駿馬,被後世不肖子孫如此搗裂販賣,怎不教人痛心萬分呢?
我們也記得,當年我們奔走於台灣鄉野,做民間古物和藝術的調查,稍隔一段時間,古物和古蹟便景物全非。像我們興沖沖趕往礁溪探訪台灣罕見的傀儡戲團新福軒演出,三年後再去,整套精美的傀儡、連同戲台都已轉賣國外。就這樣,文物、技藝的淪失和不受人重視,彷彿已成了必然的常態了。
倒是在近幾年,由於民國物質生活水準已提高到相當的水準後,大眾真正地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匱乏了。政府也積極推動文化建設,以提高國民文化精神教育,其中最重要的一項,便是有關保護古物、古蹟、民族藝術、民俗及民俗資料的「文化資產保存法」的討論。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定案固然值得重視,同時我們也想到:光立法是不夠的,最急迫的該是如何藉著適當的教育--特別是大眾傳播的力量,使國民普遍瞭解到文化資產的範疇和重要性,共同來保護並享有這份文化資產。
為迎接熱烈展開的文化建設,協同提高國民的精神生活品質,漢聲因此竭盡全力,收集既有的圖文資料,希望推出一系有關古物、古蹟及民俗藝術的「文化國寶」專集。其中的第一本,便是古物專集。
談到古物,一般人心中大概直接聯想到精緻、值錢的「古董」。為界定保存古物的定義,我們採訪了考古人類學家陳奇祿,在他堆滿了圖書的小客廳裡,他語重心長地談出了三段警語,綜結起來是這樣的:「我們要保存的不是古董,而是文化。我們要保存的不是舊籃子,而是編製籃子的方法。我們要保存的不只是精美的繡花鞋,更重要的,是精俗的木屐。」
從這幾句話引談開來,我們漸漸瞭解到,古物的意義實不限於少數的古玩和藝術品,它的範圍大極了。凡是人類在漫長的文明史中,為求生存而奮鬥、創造,留下來為我們可觸、可見一切物品,都屬於古物的範圍。而遠比賞玩更重大的意義在於:它們是我們今天可以用感官感觸、理性分析的真實歷史證物。也在見證民族文化的層面上看來,代表常民普遍生活的木屐,其意義也許更高於精緻的繡花鞋了。
一個民族不能缺少它的歷史,就像個人不可不認識自己的父母祖先。片言隻字的先祖家訓,一絲半縷的先人手澤,固然可以成為家族的傳家之寶,使我們領取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教訓,不致忘本;而整個中華民族,從「篳路藍褸、以啟山林」,到建立一個人類世界中最璀燦、歷久長新的歷史文明,其中千萬人生活和創造的經驗,都具體呈現在存留下來的古物上。誠如陳奇祿所說的,古物的價值也並不在於它已呈斑剝陳舊的表面,而在於內涵的、先民創造它的智慧,是值得我們今天尊重、學習,並藉此向未來展望的。
製作古物專集時,有一天我們來到歷史博物館,向館方的專家討教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問題。在明淨的櫥窗角落,我們被引導觀賞史前的陶甕,這些彩陶和黑陶乍見一點也不起眼,經專家在旁指引解釋,竟像讀一篇推理小說般,由它們的形制、花紋和質地瞭解了史書上所不曾記載的中國人文明初期的生活、社會習俗和組織的情況。一霎時,櫥窗裡黝暗精樸的陶甕,竟像穿越悠遠時空和神話的迷霧而活了過來,張口向我們述說先民如何開闢混沌的故事了。也是被中國史前陶甕所引起的,一份對先民開始利用雙手製造日常用物,以開創中華文明的感動,我們策畫了本集的起首圖說部份,藉著一系列日常用物的演變來說明中華文明的開創和發展。
在圖說中,為闡述器物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,我們用了一個女主角--夏怡。夏怡是一位生活在二十世紀,很典型也很普通的年輕職業婦女。我們採訪了她,詢問她在一天生活中,究竟使用了多少物質器具?令她自己十分驚訝的是:她一天竟需要那麼多的日常用物。這或許是任何現代人都渾然不覺的,如果一旦我去這些日常用物,人類立即得返回到曠古洪荒中去。也藉著這些日常食衣住行的用物,向中國悠長的文明史推溯,我們發現日常用物的創造、演變,是千萬年來老祖宗的心血結晶,往往器物上些微的變化,就代表了文明發展的一大步。看見這段圖說,當能瞭解古人所謂「一針一線、來處不易」的說法和「敬物」「惜物」的教訓了。
圖說的尾端,我們帶著夏怡去採訪了台北市十分驚人龐大的垃圾堆。這是現代器物文明的大墳場,也是現代人浪費物質的罪證。在我們所知道的考古挖掘中,僅在數千年前,古代垃圾堆中往往只有貝殼、少許獸骨和陶片而已。曾幾何時,人類竟變得如此浪費用物,製造千萬噸污染人間的垃圾呢。萬年後的考古學家挖掘至此,當要責備我們這段「大量製造、無限制消秏物質」的歷史罷。
製作古物專集,不可不談的題目之一是考古。因為有許多古器物固然被人們長時間保留在地面上,也有大多數隨時間被掩沒在地下了。地底下所藏的文化遺產是驚人豐富的。王國維曾說過:中國古來的新學問,往往依賴於地下的新發現。在考古的段落裡,我們除了探索中國古人「好古敏求」的精神外,也試圖認識近代考古學的科學方法。特別令我們興奮的,是參加了台南永福國小蘇木樹老師領導的小小考古隊,往永康一帶做蔦松文化層的考古挖掘工作。看著三十位活潑、健康的小學生在陽光、綠野中,按著老師指示的基礎考古方法,挖掘當地的歷史遺跡,這真是比書本更珍貴、生動的文化精神教育了。我們也深信,只要能普及並提高這份對古物及考古的基礎教育,我們大量的地下文化將不會再遭受被破壞的厄運。
古物的欣賞篇裡,我們以鄭今聲老先生做一個特殊的範例。鄭老先生今年已經七十七歲了,十幾年來,風雨無阻地,每天大清早他一定由台北乘車趕往故宮博物院,到瓷器室欣賞瓷器。這樣每日例行的「早課」,不僅帶給他精神上最大的快樂,也忘卻了老之將至。經由他情感深厚的解說,來欣賞宋瓷中舉世無與倫比的汝窯青瓷,當可認識所謂「雨過天青」那不可言喻的名瓷美質。
汝窯青瓷全世界不到四十件,故宮便收藏了二十三件精品,這是一件古物收存相當良好的例子。然而說到其他古物,流落海外的珍品就太多了。在「海外遺珍」一篇中,細數近代古物被轉賣,被外國人千方百計盜竊的故事,著實令人髮指。我們看到古蹟中的雕塑遭人砍去首級,洞窯裡的壁畫遭人成片鋸走….一直到今天,仍有外國人任意收刮我們的民俗器物,以一箱箱的大貨櫃轉運出洋,怎不教人慨嘆古物的飄零呢?在此,我們除呼籲保護古物外,也應瞭解海外中華古物所涵藏文化、歷史和藝術史上的重大意義,派遣專家、學生赴各國博物館調查、蒐集詳細資料,回國成立海內外整體性的文化資料中心,使我們的學術界能充份運用海外的中國文物資料,這該是比向國外要回古物更實際、也更迫切的工作。
中國人一向是看重歷史、「好古」的民族。許多我們今天看到的古物,便是古人收集,輾轉孝留下來的。在這裡,我們遇到了一個充滿了奇聞逸事的題目,那就是由古至今的古董買賣了。我們也希望人們能由玩物喪志式的拼命收羅古董,昇華為一份保存民族文化、更開闊的胸懷。
我們為今後的一系列專集,訂名為「文化國寶」專集。中國古人造字很微妙,看「寶」字,上方的「 」古意為屋頂,屋頂包容了下面一件代表了石器時代進人的玉器「王」,一件陶器「缶」,還有古錢幣的代表「貝」。這都是中國古代家居必需品,古人視之為傳家之寶。到了中國進入輝煌的金屬銅器時代,我們更可在銅鏽斑爛的銅器銘文中,讀到類似「子子孫孫永寶用」這樣殷切的叮嚀。
從日常用具以至宗廟祭儀的重器,中國人一向都懷有深沉的珍重和寶愛。我們寄望整個文化國寶專集所涵蓋的範圍,能使讀者瞭解到:家國的文化,實是值得我們整理、保護、傳諸子子孫孫,千秋萬世的寶物啊!

目錄

序6
認識篇8
你一天用多少東西?8
文明的誕生 從容器看器物的起源10
最早的器物 用火熟食的證物 文:春生
文明的躍昇 從容器看器物的演變12
器形的些微變化就是文明的一大步 文:林之沿
文明的見證 從容器看器物的價值14
陶甕開口說話了 文:松鳩
文明的光輝 從容器看中國輝煌的器物文物15
千秋萬世都要驚佩並引以為模範 文:周行
食-民以食為天 文:憶斯16
是神農播種的稻穀嗎? 文:楊行
衣-衣冠上國 文:唐復園18
是嫘祖養成的蠶絲嗎? 文:清吉
從絲路到MADE IN TAIWAN,ROC 文:明軒
住-安得廣廈千萬間 文:宋揚22
燈火有情 文:鬱金
行-搬有運無 文:夏雨廂26
使文明加速前進的輪子 文:羅畢27
魚雁往返 文:李戌
交易-童叟無欺
文:黃盛璘30
招財進寶 文:廖海子32
文字-天雨栗鬼夜哭
文:黃桉34
開卷有益 文:鍾庭
時間-一寸光陰一寸金 文:陳崁39
人類文明的里程碑
看器物材質的演變 文:商又新40
你一天丟掉多少東西? 文:春生42
考古篇
中國考古 文:葉影農42
快樂考古隊 文:江聲48
挽救挖土機下的文化慘案 文:展鵬57
欣賞篇
瓷器你的名字叫「中國」62
鄭老先生的早課 文:奚淞66
海外遺珍-魂歸來兮國寶 文:唐香燕73
還我頭來 文:楚戈
成立歷代文物複製中心-為海外遺珍做立體模型 文:袁德星
我們的古物陳列館90
看國畫的裱褙、蓋印、簽名和題字93
古董市場 文:陳怡真100
文化的保存 文:陳奇祿110
回響1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