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小百科 2
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ISBN | 978-957-588-044-6
規格 | 31.5 x 22.5 cm
裝訂 | 精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
分類:

描述

「家」是哺育兒童成長的搖籃,每個孩子覺得自己的家是最溫暖可愛的。然而,除領會倫理親情外,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客觀而深入的理解家的構成呢?「漢聲小百科」二月的主題是「家」,書中剖開現代公寓式家庭,直至地底,讓孩子認識每個家庭生活的能源是怎麼來的;同時也使孩子領悟:原來每個現代家庭都是和鄰居、整個都市息息相關,密不可分的。接下來我們帶孩子去看八十年前中國傳統的大家宅,和世界各地人們為適應自然、地理、風俗習慣等條件,所建造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家,讓孩子對家產生更深的愛和瞭解。

除當月主題,二月的小百科還有:

  • 「飛鼠調查」漢聲編輯跟隨動物學家張萬福上山,觀察、記錄飛鼠的生態。不但讓孩子瞭解飛鼠生活,更介紹野生動物學家嚴謹而辛勞的工作過程。
  • 「你吃了多少米飯?」由自己一共吃了多少飯,轉算出需要的田地,進而讓孩子瞭解農夫的辛勞。
  • 「跟老釣手去磯釣」介紹緊張、刺激的磯釣,更從這項有意義的戶外活動,進而認識本土各種魚類的生態。

二月的內容還有:山頂洞人、出國時的各項程序、跟紀政去跑步、無具炊事、拜訪養豬場、看地圖和製作地圖的知識……等。

三大特色-本土性、圖象化與科幻導入。

本土性:

由中國人及本土的事例出發,就是「漢聲小百科」的第一項特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以本土田野調查和訪問為骨幹,以導引出世界性的知識,使孩子先找到知識最牢靠的立腳點,再產生放眼天下的求知熱情。

圖象化:

先圖後文,以圖象詮釋科學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二項特色。圖畫在兒童的知識教育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藉卡通、漫畫做趣味引入,更按知識特性,製作各種精密描繪、剖面分析、高空俯瞰及發展流程等圖畫。漢聲美術組工作人員費盡苦心設計插圖,務使每一幅圖都能達到美妙、清晰和準確三項要素。

科幻導入:

漢聲特地塑造了一位具有無限超能力的科幻角色──小百科,以科幻趣味為手段,引導孩子由觀察、實驗、遊戲等方法來接觸有系統的科學知識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三項特色。

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

文字處理方面則顧及不同年齡兒童的需要,採取由淺入深的做法。每篇中,有注音符號的主文及對話文字,內容淺明簡要而有趣,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。說明文字部份,是該篇知識的進階,適合高年級閱讀。而每篇尾端,都附有「媽媽教授」,補充深入的相關資料,可由家長閱讀後,輔導孩子學習。不過,對年齡較長及知識探究心強的孩子,「媽媽教授」這一欄勢必也會成為他關心的部份,能提供他知識的第三層進階。因此,「漢聲小百科」每一篇幅都包含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,適合不同年齡的兒童,也能使孩子反覆重讀,永遠有知識的新發現。此外,每篇有附屬的「歷史上的今天」,介紹和當日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或偉人的誕生。

本月目錄

二月一日 穿牆入地尋謎底-現代家庭的剖析

二月二日 走,去看曾祖父的老家-中國傳統家庭生活

二月三日 人類的傳統住家

二月四日 中央山脈的小精靈-飛鼠調查(上)

二月五日 黑夜裏閃亮的眼睛-飛鼠調查(中)

二月六日 偉大的父愛-飛鼠調查(下)

二月七日 向紀政阿姨學跑步─健身系列(二)

二月八日 雕刻女王頭的手

二月九日 大自然的石雕博物館-王叔叔談野柳的形成 48

二月十日 你吃了多少米飯?─稻米系列(一)

二月十一日 遊歷光的世界

二月十二日 小獵犬號出發了!-達爾文的生物之旅(上)

二月十三日 加拉巴哥群島的收穫-達爾文的生物之旅(下)

二月十四日 阿桃收養了「小老虎」-談貓的習性

二月十五日 人能看多遠?-談望遠鏡

二月十六日 山頂洞人─中華文明躍升系列(二)

二月十七日 聽聽身體的聲音-談聽診器

二月十八日 你怎樣呼吸?-談肺的功用─認識身體系列(二)

二月十九日 好看又好吃的番茄─寶島蔬菜系列(二)

二月二十日 跟老釣手去磯釣─釣魚系列(一)

二月二十一日 姑姑出國了-認識出國的程序

二月二十二日 無具炊事─野外求生系列(二)

二月二十三日 從樹上下來的祖先─人類祖先系列(一)

二月二十四日 生命的起源─生命進化系列(二)

二月二十五日 愛乾淨的豬-訪國家核心豬場

二月二十六日 從頭吃到尾-談豬肉

二月二十七日 最接近太陽的水星─太陽系之旅(二)

二月二十八日 看地圖找路

二月二十九日 你也來畫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