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小百科 10
定價 NT$1,080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ISBN | 978-957-588-052-1
規格 | 31.5 x 22.5 cm
裝訂 | 精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描述
漢聲小百科 〈十月的故事〉
「漢聲小百科」十月的主題是生態!億萬年來,地球從未面臨過像今天人類所製造出的空前危機。在極短暫的文明中,人類發展出高度利用自然的科技。人類成為地球霸主的同時,卻也嚴重傷害了地球的生態環境。將面對二十一世紀新時代衝擊的孩子,更應瞭解與他們未來命運息息相關的生態問題,甚至準備挺身為生態環境而戰!我們安排了「大家來玩『我要』遊戲」、「慾望三使者」、「讓我們愛管閒事」、「劉阿姨講生態故事」以及「塑膠恐龍復仇記」等內容,藉由輕鬆方式帶孩子正視這個問題,也算是做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一步了!
除當月主題,十月的小百科還有:
- 「人菌大戰」、「用菌做的食物」談對人類有重大傷害性的細菌,同時使孩子瞭解細菌的多種存在狀態。
- 「從西伯利亞來的灰面鷲」十月十日是國慶日,前後數日是「國慶鳥」灰面鷲過境恆春半島的時候,正好談灰面鷲的生態,同時呼籲保護這些遠道而來的候鳥客人。
- 「經過台灣的北回歸線」十月八日是嘉義設定北回歸線碑的紀念日,我們教孩子認識地球自轉和太陽公轉的特殊現象,以及一年四季和晝夜長短的變化。。
十月的內容還有:林旺一生的傳奇故事、哈雷彗星來了、認識鳴蟲、又甜又香的烤番薯、參觀鉛筆工廠、最原始的老祖宗……等。
三大特色-本土性、圖象化與科幻導入。
本土性:
由中國人及本土的事例出發,就是「漢聲小百科」的第一項特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以本土田野調查和訪問為骨幹,以導引出世界性的知識,使孩子先找到知識最牢靠的立腳點,再產生放眼天下的求知熱情。
圖象化:
先圖後文,以圖象詮釋科學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二項特色。圖畫在兒童的知識教育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藉卡通、漫畫做趣味引入,更按知識特性,製作各種精密描繪、剖面分析、高空俯瞰及發展流程等圖畫。漢聲美術組工作人員費盡苦心設計插圖,務使每一幅圖都能達到美妙、清晰和準確三項要素。
科幻導入:
漢聲特地塑造了一位具有無限超能力的科幻角色──小百科,以科幻趣味為手段,引導孩子由觀察、實驗、遊戲等方法來接觸有系統的科學知識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三項特色。
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
文字處理方面則顧及不同年齡兒童的需要,採取由淺入深的做法。每篇中,有注音符號的主文及對話文字,內容淺明簡要而有趣,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。說明文字部份,是該篇知識的進階,適合高年級閱讀。而每篇尾端,都附有「媽媽教授」,補充深入的相關資料,可由家長閱讀後,輔導孩子學習。不過,對年齡較長及知識探究心強的孩子,「媽媽教授」這一欄勢必也會成為他關心的部份,能提供他知識的第三層進階。因此,「漢聲小百科」每一篇幅都包含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,適合不同年齡的兒童,也能使孩子反覆重讀,永遠有知識的新發現。此外,每篇有附屬的「歷史上的今天」,介紹和當日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或偉人的誕生。
本月目錄
十月一日 大家來玩「我要」遊戲
十月二日 慾望三使者-談污染和公害
十月三日 讓我們愛管閒事-為子孫留個乾淨的地球
十月四日 劉阿姨講生態故事
十月五日 塑膠恐龍復仇記-人類濫用塑膠的後果
十月六日 哈雷彗星來了!
十月七日 鉛筆是怎樣誕生的?
十月八日 經過台灣的北回歸線
十月九日 好吃的番石榴─寶島水果系列(九)
十月十日 滿州獵灰面鷲
十月十一日 從西伯利亞來的灰面鷲
十月十二日 小小航空隊-談模型滑翔機
十月十三日 草叢裏的音樂家-談鳴蟲─動物行為系列(六)
十月十四日 老房子有什麼用?-談老宅保存─古蹟系列(四)
十月十五日 哺乳類稱霸地球─生命進化系列(八)
十月十六日 對練防身術─健身系列(十一)
十月十七日 來認識電梯
十月十八日 又甜又香的番薯─寶島蔬菜系列(七)
十月十九日 放屁-談屁的形成─認識身體系列(十四)
十月二十日 大家一起找祖先─人類祖先系列(八)
十月二十一日 鹽的故事
十月二十二日 為什麼會睡覺?─認識身體系列(十五)
十月二十三日 你做什麼夢?─認識身體系列(十六)
十月二十四日 人菌大戰
十月二十五日 用菌做的食物
十月二十六日 熱鬧的天空-談人造衛星
十月二十七日 爺爺愛吃的香菇─寶島蔬菜系列(八)
十月二十八日 誰有尾巴?─動物行為系列(七)
十月二十九日 陸地之王-大象
十月三十日 大象林旺的故事
十月三十一日 阿桃要嫁給誰?-談空氣、水、土壤和陽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