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小百科 1
定價 NT$1,080
作者 | 漢聲雜誌社
ISBN | 978-957-588-043-9
規格 | 31.5 x 22.5 cm
裝訂 | 精裝
語言 | 中文-繁體
描述
廣闊無垠的宇宙天地間,因為有「我」,萬事萬物才有了意義。「漢聲小百科」一月的主題就是我,起首的三篇「人在宇宙裡的地址」「我是誰?──從姓名尋找中國人家族的根」「人從哪裏來?」就是此主題下各個層次的探討。首先讓孩子體悟人在宇宙空間的定位,進而認識文化傳承、香火綿延下的我,最後思索「我的生命從哪裡來」這個問題。
除當月主題,一月的小百科還有:
- 「來認識寶島台灣」─徹底瞭解台灣雄奇多變化的地形形成的原因,以及豐富而有趣的自然與人文內容。
- 「好吃的橘子」和「蔬菜知多少」談台灣豐富的水果和蔬菜。
- 「中國的魯濱遜-李光輝」李光輝在印尼熱帶叢林獨自生活三十年,我們藉著他的傳奇遭遇,引發以漫畫為主的野外求生知識系列。
一月的內容還有:大甲溪上游的台灣鱒、玉山上的氣象測站、台北開發史、台灣為什麼會有寒流、感冒究竟是什麼病菌作祟、患了感冒要吃什麼藥、藥如何在人體內發生作用……等
三大特色-本土性、圖象化與科幻導入。
本土性:
由中國人及本土的事例出發,就是「漢聲小百科」的第一項特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以本土田野調查和訪問為骨幹,以導引出世界性的知識,使孩子先找到知識最牢靠的立腳點,再產生放眼天下的求知熱情。
圖象化:
先圖後文,以圖象詮釋科學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二項特色。圖畫在兒童的知識教育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。「漢聲小百科」藉卡通、漫畫做趣味引入,更按知識特性,製作各種精密描繪、剖面分析、高空俯瞰及發展流程等圖畫。漢聲美術組工作人員費盡苦心設計插圖,務使每一幅圖都能達到美妙、清晰和準確三項要素。
科幻導入:
漢聲特地塑造了一位具有無限超能力的科幻角色──小百科,以科幻趣味為手段,引導孩子由觀察、實驗、遊戲等方法來接觸有系統的科學知識,是漢聲小百科的第三項特色。
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
文字處理方面則顧及不同年齡兒童的需要,採取由淺入深的做法。每篇中,有注音符號的主文及對話文字,內容淺明簡要而有趣,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。說明文字部份,是該篇知識的進階,適合高年級閱讀。而每篇尾端,都附有「媽媽教授」,補充深入的相關資料,可由家長閱讀後,輔導孩子學習。不過,對年齡較長及知識探究心強的孩子,「媽媽教授」這一欄勢必也會成為他關心的部份,能提供他知識的第三層進階。因此,「漢聲小百科」每一篇幅都包含由淺入深的知識進階,適合不同年齡的兒童,也能使孩子反覆重讀,永遠有知識的新發現。此外,每篇有附屬的「歷史上的今天」,介紹和當日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或偉人的誕生。
本月目錄
十二月三十一日 從外太空來的神祕訪客
一月一日 人在宇宙裏的地址
一月二日 我是誰?-從姓名尋找中國人家族的根
一月三日 人從哪裡來?─生命進化系列(一)
一月四日 機器人
一月五日 來認識寶島台灣
一月六日 好吃的橘子─寶島水果系列(一)
一月七日 北京人會做什麼?─中華文明躍升系列(一)
一月八日 中國的魯濱遜-李光輝
一月九日 求生三寶─野外求生系列(一)
一月十日 我們的國寶魚-台灣鱒─自然國寶系列(一)
一月十一日 鄭伯伯的實驗-人工孵化台灣鱒
一月十二日 去拜訪太陽!─太陽系之旅(一)
一月十三日 阿桃的防身術─健身系列(一)
一月十四日 我感冒了
一月十五日 感冒藥的本事
一月十六日 台北北門公公講故事─古蹟系列(一)
一月十七日 到玉山上班的叔叔
一月十八日 玉山氣象測站的一天
一月十九日 到血液中探險─認識身體系列(一)
一月二十日 神奇的搬運公司-蔡叔叔談紅血球
一月二十一日 寒魔兵團來了-談寒流
一月二十二日 蔬菜知多少─寶島蔬菜系列(一)
一月二十三日 西門町大地震-地震來了怎麼辦?
一月二十四日 葉叔叔談地震的成因
一月二十五日 認識狗的表情
一月二十六日 蒙古戈壁恐龍蛋的發現
一月二十七日 林爺爺談中國恐龍
一月二十八日 飛來的小客人-台灣冬候鳥
一月二十九日 阿明的關渡賞鳥日記
一月三十日 你是小小消費者─小小消費者系列(一)
一月三十一日 合家照-照相機的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