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此不疲,歡喜多好! ----悼念<漢聲>黃永松 採訪、拍照、畫圖──把手工藝學回來,一步步拆解、編排,漢聲的編輯們在黃永松帶領下,可謂十項全能。 「採訪必須提早到。」漢聲有諸多鐵律,提早到才有餘裕做好觀察,感受周遭氛圍,留意細節,並決定怎麼分工。以拍照來說,其中一位可能得爬上頂樓高處拍攝全景,理性客觀的記錄大環境;另一位在現場近距離捕捉各種畫面。這是延續漢聲創刊時期的原則:帶回最真實、完整的紀錄。 當年報導大甲媽祖遶境時,吳美雲、黃永松、姚孟嘉連續三年實地走完八天七夜的進香行程,寫出《漢聲雜誌》英文版《ECHO Magazine》4月號的大型進香活動記錄,奠定了日後漢聲田野調查的模式,更創下台灣報導文學的典範。 綿延無盡的漢聲歲月 回首漢聲,1970年吳美雲創辦漢聲雜誌社,擔任總編輯,負責文字與公司經營,並開始籌備《漢聲雜誌》英文版《ECHO Magazine》。同年8月黃永松加入,擔綱攝影及美術工作。後來黃永松引介學弟:姚孟嘉和奚淞加入。1971年英文版《ECHO Magazine》創刊,初期四位元老即為大家熟知的「漢聲四君子」。黃永松也在1975年擔任雜誌發行人。 英文版《ECHO Magazine》,以平衡東西文化交流為宗旨,向全世界介紹中華文化,包括傳統節、木雕、油紙傘、歌仔戲、畫糖人、皮影戲……等民間傳統文化。 1978年《漢聲雜誌》中文繁體版登場,除了更細膩介紹民間文化,也追溯報導台灣的漳州人、泉州人、稻米、古物、古蹟、國民旅遊……等等,衣食住行育樂全包了,期望在現代化的激流中,以文化素養銜接傳統與現代。 自從加入漢聲,黃永松一輩子沒離開過,竭盡所能,揮灑才華貢獻心力,以「守護傳統文化」為終生不變的使命。 用身教,傳遞生命價值 「照片要多視角,把事情講清楚。」黃永松對攝影要求嚴格,採訪手工藝時,要兼顧「作者視角」與「觀眾視角」:一位站在作者後方,拍攝手和材料的變化,把工藝講清楚;另一位站在前方,從觀眾方向拍攝,呈現作者姿態神情與手裡的活兒。拍照、繪圖加上文字描述,這是漢聲編輯們的素養。相機、筆和筆記本,這三樣基本配備,黃先生從年輕到老都不離身的。 年輕時的黃永松沒有典範和前例可循,他不畏困窘自己摸索,心是真誠的,紀律則非常嚴謹,一柔一剛,壯大自己,也慢慢建立編輯的學習殿堂。 漢聲的編輯們在出版界是出了名的,本領高、做事態度嚴謹,不放棄也不降低標準,例如美編,一張圖稿為求準確,可以來回處理七、八小時。 做田野調查,需要收集完整資料。所謂完整,蔬菜的花、果實、種子不會同時出現,需要耐心等候,依據時間拍照記錄,不得缺漏。看不見的根和土壤環境,怎麼辦?編輯跟農民商量,像剖面一樣,把土壤挖開,看見完整的蔬菜根部,拍照、繪圖、做紀錄。實事求是,認真用心且不厭其煩,黃永松用嚴格的「身教」編就漢聲工作DNA,傳遞生命價值。 點題、實作,尊重手邊題材 黃先生每做一個題材,都要親自實踐:「吃透它!深入,才能淺出。」做米食,辦公室的陽台鍋碗瓢盆盡出,編輯每學會一道料理,寫好食譜後,必須請另一位編輯自己看著食譜做,成功了才算數。做有機報告,編輯化身農夫,陽台種不夠,去市民農場租一塊田。動手做,做到懂,再透過圖像和文字,讓讀者一看便能明白。 做蔬菜調查時,掘開土壤經常發現一層白色沉積物,詢問土壤專家才知道,那是殘留的農藥、化肥、除草劑,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問題。專家頭搖慨嘆:台灣的土壤生病了。 「土壤生病,蔬菜能健康嗎?」黃先生決定另闢戰場:「我們來做土壤環境和農業耕作調查!」那是1996年,台灣對有機農耕還很陌生。漢聲捲起袖子開始鑽研、踏查、實踐,一步步完成漢聲雜誌第91、92期《有機報告》。 「土地恢復地力,蔬菜就會健康,我們也能享有健康的生活。」黃永松不愧是點題大王,能敏銳聞嗅當時社會潛藏的問題,承擔起媒體責任。《有機報告》一出版,熱烈迴響,台灣開始關懷土地保育與環境永續,「有機栽種」漸漸融入生活,有機飲食也成為風潮。 漢聲做事方式,前期田野調查費用驚人,到了製作期,寫稿、繪圖、編排、印刷、裝訂樣樣講究,不能妥協。如此不計成本做雜誌,除了漢聲,只怕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了。 與人為善,義無反顧 文化工作異常辛苦,人單勢薄,最需要互相幫忙。黃先生深刻體會,得知有人遭遇困難,能幫一定幫到底。你幫我、我幫你,日積月累,朋友越交越多。只要聊起民間文化,他那種熱情幹勁,具有強大的感染力,吸引許多人關注,朋友圈不斷擴大,文化界大概沒有不認識他的。 黃永松是桃園龍潭人。龍潭有一座聖蹟亭,是極為珍貴的文字崇祀古蹟,擁有完美的三進朝聖布局。當地人為了房地產開發利益拓寬馬路,把聖蹟亭左邊庭園摧毀。為了搶救家鄉古蹟,他當仁不讓,在1995年策畫出版第78期雜誌《搶救龍潭聖蹟亭》,又積極舉辦公聽會,發起保護古蹟運動,四處奔走之下,終於搶救成功。 在漢聲,每一件事既要深耕也要宏觀,工作量多又龐雜。黃先生身為發行人、總策劃,負責出點子、給方向、定調性。社長姚孟嘉則蒐資料、找專家、盤整細節,達到條理化與系統化。工作一旦敲定,姚先生便開著那台醒目的小吉普,帶著黃永松和編輯們上山下海到處採訪。 對編輯來說,姚先生像親切的朋友,有求必應,指點迷津、無事不教。黃先生則是大哥,要求嚴格,會管教、會罵人。兩位都是令人尊敬的前輩。 事情忙起來,工作到深夜是必然的,姚孟嘉會先送黃永松回家,自己才打道回府。兩人如同親兄弟般情誼深厚。1996年,姚孟嘉去世,有好長一段日子黃先生形單影孤,神情落寞猶如失了臂膀。 工作是最好的療癒。 起早趕晚,樂此不疲 黃永松堪稱漢聲的精神領袖。打從1987年兩岸開放,吳美雲和黃永松便帶著編輯團隊遠赴大陸,啟動「文化母體」大考察,發掘並搶救即將消失的民間文化。《剪花娘子庫淑蘭》、《貴州蠟染》、《惠山泥人》……一本漢聲雜誌就是一項手藝保存。「我們每天起早、趕晚、爭中午,忙著建立文化基因庫,不敢怠慢,就怕來不及。」 他對待傳統文化認真迫切。1995年團隊在惠山發現泥人時,只剩兩位藝師,全村已無人捏塑,瀕臨失傳。漢聲立刻成立研究所,請藝師傳授技藝,漢聲幫忙整理爬梳,一年年過去,總算教出一批學生,大家還用泥人捏了近百齣戲。起初的工作以重現手藝為主,接著培養後進、傳承技藝,期間還得收集各方資料,最後才進入浩大繁瑣的拍攝製作。論述、傳承和工序,等所有內容齊備出版時,已是八年後的2003年。。 這是為什麼漢聲出版品獲獎連連,每一本都是文化瑰寶。《老月份牌廣告畫》、《中國女紅──母親的藝術》、《美哉漢字》、《戲齣年畫》……,出版後驚豔四方。 黃永松擅長美術設計,藝術家的奔放創意,加上編輯專業與獨到的視覺美感,能把傳統的民間文化做得非常時尚。以簡體版的《曹雪芹紮燕風箏圖譜、考工志》為例,2006年獲頒「中國最美的書」,同年,德國萊比錫書展也評選它為「世界最美的書」。 2024年2月21日,黃先生因肝癌在睡夢中昏迷,送醫救治一直沒能清醒。3月4日凌晨,他帶著近處和遠方所有人的愛,安詳離世。這是故事的最後。之前的篇章,留存在一本本無與倫比的《漢聲雜誌》、《漢聲中國童話》、《漢聲小百科》、《愛的小小百科》,以及數算不清的民間文化書籍、展覽、文創產品、活動、演講……還有,珍藏在至親好友的心中。 最後請容我們再次向他致意:黃先生,謝謝你豐富我們的生命 謝謝你在漢聲示現的一切 謝謝你為民間文化守護一生無論到哪個仙界,套用你自己的話:樂此不疲 歡喜多好! 漢聲編輯部